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对外开放的中国极具吸引力 大湾区能够为中国发展提供更多先进经验
“中国的经济影响力和潜力、市场规模,以及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特别是‘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们。”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亚太经社理事会前执行秘书、博鳌亚洲论坛政策顾问沙姆沙德·阿赫塔尔于12月5日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粤港澳大湾区总部和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2019南方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沙姆沙德·阿赫塔尔表示,通过对外开放,中国正在为外资企业提供一个极具吸引力、开放的市场,中国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也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如果同时能够把大湾区进一步的融合,以及与海外市场进行对接,将能够让资金有效流入国内。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曾任巴基斯坦中央银行行长以及世界银行副行长。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姆沙德-甘俊摄
全面开放带来信心
《21世纪》:当前中国正在进行一系列改革,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步伐很快,你此前对中国金融业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一些研究,你认为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会带来怎样的变化?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早在1990年代中期,我就曾以亚洲开发银行治理、金融和贸易处主管的身份,协助了中国金融框架的重构,1990年代到现在,世界发生巨变,中国更是沧海桑田,现在看到中国跟我当时来到中国所见所闻完全不同。
当前中国的市场中仍在发展、并且非常积极的事情之一,就是通过对外开放,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市场,这是政府或监管机构的一大飞跃。但中国也应该逐步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例如形成与全球交易所能够不受限制、自由流动的资本市场。在今年改革也是不断的推进,一方面在银行和资本市场,同时也有计划不断的简化支付体系,另外也让监管者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能够有效管理金融体系和确保风险的监控。
现在中国监管机构对在岸和离岸市场中的资本进入设立了不同的标准,当然他们现在已经对一些限制做出改善,但最终目标应该是完全消除这些限制。我的一个建议是改变经纪行业的运作方式,改变中国国内证券或基金公司在海外开设经纪子公司的模式,通过适当的制度框架使资金成为中介资金。这会是一种很好的系统性吸引资金的方法,由于经纪行业处于证券监管者的监管框架之内,中国也能够更好地进行管理。
《21世纪》:你对中国的金融改革有哪些建议?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我认为重要的是构建和培育更多的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这需要开放与全面自由化,也需要加强市场的透明度,而且还需要通过加强一线监管机构的交流,使他们的业务实现高质量自我调整,支持和保护投资者。同时也要确保交流有良好的治理和独立的管理,资本市场要保持独立性,其功能基于透明开放的监管框架和有效执行。
现在中国有许多的改革,这些改革也是循序渐进,不断的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如果同时能够把大湾区进一步的融合,以及与海外市场进行对接,将能够让资金有效流入国内。
中国经验提升全球治理水平
《21世纪》:国际上多个经济体在一些政策主张上与“一带一路”倡议不谋而合。你如何看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这些经济体的意义?各个经济体应该如何帮助亚洲、非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各方应如何合作?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以欧盟为例,欧盟与亚洲、非洲地区都有着自己传统的关系,中国也逐渐通过融资、发展项目与这些地区的国家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从总体上来看,欧盟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并没有中国高,此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能够帮助沿线国家更节约时间、更具成本效益地进行通道的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通过多个通道提供连通性,形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了便捷的多式联运模式。而欧盟也在发展自身在亚洲、非洲的通道,其中最大的争议点是,以谁的法律规则、准则为基础来进行?因此,必须有一个提供标准化法律法规框架和环境监督标准体系,但是它非常复杂,比如说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欧盟已经形成了其自身的标准,但亚洲正在发展,你不能指望老挝、柬埔寨或亚洲其他地区能够一夜之间达到欧盟标准,按照欧盟的标准进行建设,这将会耗费很长的时间。
但是在此期间,重要的是我们要提高各方的项目可行性标准,一个竞争性招标过程,以项目执行过程为基础,并以统一的方式进行,以确保促进更加平衡和公平的发展。
每个经济体都必须在其能力范围内进行操作,我认为不同国家最基本的是要确保在建设中进行竞争性的招标,而不是孤立进行。
《21世纪》:你认为中国需要对沿线国家合作伙伴的哪些需求最为重视?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首先我认为,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帮助这些国家打开他们的贸易通道,因为其中一些国家没有高质量的贸易通道,这种情况下的第一步是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因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的国家很多是相对低收入国家,或者赤字较高,基础设施质量相对较弱。因此,中国和“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应优先发展高质量的基础设施。
其次,在对沿线国家的合作伙伴进行投资前,应该以战略性的眼光进行思考,按实际需求进行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这些合作能够更具竞争力,经济走廊的发展也会更好。
再者,在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多式联运,比如说在建设港口的时候,应该考虑如何将其与陆上的公路、铁路连接。
我同时认为,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的经济部门或者工业部门的专业知识非常薄弱,自身也缺乏可利用的资源,在资源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于项目实施的进展和顺序造成阻碍。中国也应该帮助沿线国家提升他们的能力、扩展当地资源的融资能力,然后再启动大型的基建项目。
大湾区将产生溢出效应
《21世纪》:你觉得粤港澳大湾区能够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推动作用?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我认为大湾区是一个伟大的想法,也需要非常系统的方式来确保其协调实施,因为它涉及到三个不同的关税区。目前大湾区内部之间的联系是便捷的,如何通过现有的金融体系、产业结构来促进湾区的经济发展值得探究。此前我拜访过大湾区的多个城市,在香港的时候我到访过数码港,参观在创新孵化器中的创业公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来自湾区不同地方的人集聚在数码港当中,探索如何帮助这些创业公司运营、发展。
作为全球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大湾区正在产生持续的效应。比如说香港是一个具有悠长贸易历史的城市,有着现代化的港口以及香港金管局和香港交易所等提供的协调发展、可持续融资的机制。如果在包括跨境普惠金融在内的模式能够在大湾区内发展起来,这将会是非常先进的,中国的其他城市或地区也会从大湾区的发展中获取经验,大湾区可以在多个领域产生溢出效应。
《21世纪》: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目前多国施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部分经济体已经负利率,你对此怎么看?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当下全球市场还是存在内在的薄弱性和脆弱性,具有系统稳定性、重要性的国家,他们目前还没有办法提出有效的政策,来及时应对这种危机,而财政的刺激措施也不及预期。现在在不同的市场当中,基础设施的差距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弥补,行业的机构改革目前还是有所放慢,这些导致生产力的增长不如预期,竞争力也有所下降。在这种趋势下,出现对全球经济和经济治理信心的丧失。各个国家必须深挖资本市场的潜力,能够为储蓄者带来客观回报,同时让投资者进行风险投资。
而负利率是货币宽松的体现,无论是通过债券购买计划进行量化宽松,还是降低利率,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很大的风险,金融体系会将钱“推”到非生产性投资上,资金会流向投机,或者用于低质量的投资,这就有必要有效校准货币宽松政策。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